项目背景:
全国教育科研宽带骨干网经过多年建设已经能够满足开展远程教育、协作研究、电子政务等方面的需要。而高速的通讯网络环境虽然解决了困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沟通问题,但同时也使得信息资源分散、易用性差的问题突显出来。
宝德科技作为国内最优秀的网络服务供应商,十年如一日倾力于教育行业应用,出于对教育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入把握,开发出针对远程教育的全新解决方案。现以某市教育网远程教育功能实现为例,介绍宝德远程教育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某市远程教育网解决方案根据教育行业管理业务的结构、流量的分布等特殊性,规划该市教育学科应用网站是由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学校(单位)构成的一个三级教育信息网络,在网络逻辑结构上将分为核心骨干层(市教育网络中心)、汇聚骨干层都、接入层(高初中学校)。整个网络呈星形分布,网络中心和学校通过光纤网络进行连接。这种建网方式投资少、易扩展,随着骨干网络设备的升级,网络性能也可随之大大提升。
该网络建成后将集在线教学、在线考试、远程教育中心、课堂直播互动学习、视频会议、视频广播教学、远程行政管理、教育信息发布、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在线备课、视频点播等功能于一体,全面解决和改善远程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网络通信瓶颈。
方案推荐:
宝德向用户推荐了基于模块化——分布式系统(哑铃型)的最新双核平台远程教育解决方案。随着宝德最新酷睿双核服务器的发布,新产品带来的新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远程教育网络的总体性能,使新系统和上一代相比性能提高2倍、能效提高3倍。
系统设计思路是:集中管理,分布式节点存储,分布式负载均衡,为将来系统发展作好平滑扩展、资源最大共享的准备。这样的系统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群的增加,合理利用网络带宽,合理保障系统经济效益、系统将来扩容、网络服务质量。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在市教委远教中心放置核心服务器群组,由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计费,以统一的门户向全市学生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在中心统一认证,而其他的中转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则分布放置在区县教委,以及周边高中小职幼等各类学校。
终端服务器也都可以向整个中心地区及其他周边地区的用户服务,各地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平衡,实现动态分布、自动分发以解决高并发流的要求。
项目配置:
整体项目采用了20台宝德PR2310D双核服务器,部分宝德PT6280D系列双核服务器。其中PR2310是2U机架式服务器,经济实用、物超所值的主流工作组/部门级高可靠双路服务器,完美融合Intel最新Dempsey和Woodcrest处理器、Intel S5000芯片组技术及SCSI/SAS硬盘热插拔技术,提供超越期待的高性价比。
其中宝德PT6280D服务器是一款工作组级服务器,采用Xeon 3000单路双核处理器,最大支持8GB ECC 双通道DDR2 内存,支持1066/800/533MHZ FSB,支持最新的Serial ATA II硬盘,传送数据可达300M/s。PT6280D是首款真正基于双核至强双核CPU的节能服务器,它性能提升了2倍,而能耗降低为对比型号的2/3。
双核技术:
宝德服务器已经全面提升至双核平台。英特尔Dempsey\Woodcrest处理器用于组成双路服务器,如组成PR2310D/PR2750D等部门级服务器;英特尔Xeon 3000系列处理器用于单路服务器,组成PR1280D\PR2280D\PT6280D等工作组服务器。
双核服务器不仅在处理器性能上有很大提升,而且在整体系统性能也有大幅度提升。如PR2310D前端总线(FSB)最高可达1333MHz;采用Intel S5000芯片组,数据带宽最大可达21Gb/s;同时融合Hyper Threading技术,最大限度利用处理器处理进程;采用Fully Buffered DIMM:以串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功能独特的AMB缓冲芯片;可靠性更强,有效解决内存子系统瓶颈,传输带宽可达8.0GB/s。
虚拟技术:
VT虚拟化技术极大提升平台的可靠性和弹性,为服务器的整合、原有数据的迁移以及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I/OAT技术:
针对现今的处理器架构对TCP/IP协议堆栈进行了优化,同时强化了平台性能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克服网络加速中的其他重要因素,更好地利用千兆以太网通道和现今的高性能处理器。最大有效提升网络负载能力达30%,同时降低CPU处理器占用率
高可用性:
提供网卡冗余、硬盘热插拔冗余及散热风扇冗余能力,保证系统高可用,实现高性能低功耗。
方案效果:
宝德经过不懈地努力,成功地将远程教育功能融入到该市教育科研网中,以宝德PR2310D/PT6280D服务器为中心组建的网络平台,也为该市远程教育提供了可靠、稳定、高速的优质网络运行环境。
宝德成功开发该市远程教育网功能,与宝德经常参加“送服务器下乡”等教育公益活动分不开的,是长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倾注使得宝德探索到中国教育网络建设的核心和精髓。
(新闻稿 2006-10-09)